正文 第一章 高血糖基本知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吃得越来越好、动得越来越少,相应地则导致血糖越来越高,从而患上了“富贵病”——高血糖。高血糖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血糖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血糖。如果这种状况*存在,对人体的各部分均有害。病人会感到全身不适,常有疲倦、口渴、大量饮水、大量排尿等表现。

第一节什么是血糖

一、了解血糖

血糖,即血液中的糖,一般是指葡萄糖。

葡萄糖为人体内各组织细胞的活动提供重要能量。因此,为了维持体内各器官组织的需要,血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平衡水平。

二、人的正常血糖值

由于人体的血糖值在餐前餐后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人体的正常血糖值,通常是指空腹状态下的数值。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一般维持在3.2~6.1mmol/L(毫摩尔/升),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

血糖含量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对于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的正常机能活动极为重要,脑组织主要依靠糖有氧氧化供能,所以脑组织在血糖低于1/3~1/2时,即可引起机能障碍。而血糖过高,也有很大的危害。

三、影响血糖的因素

人体正常血糖值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即为高血糖,低于这个范围,即为低血糖。那么,在*或病理情况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血糖水平呢?

(1)心理因素

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恐惧、焦虑、抱怨、依赖、失望等,都可能导致血糖异常,长期存在更是对血糖控制不利。

(2)知识因素

对血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是导致血糖异常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3)治疗因素

治疗必须因人、因时、因病情而异。若制定目标过高,一味追求严格控制,则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大;若制定目标过低,则血糖不能得到应有的控制,导致血糖长期过高。

(4)饮食因素

适量的均衡饮食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要。饮食不注意控制,会导致血糖居高不下难以控制;饮食过于控制,又会导致低血糖或者营养不良发生。

(5)运动因素

适当的有氧运动对控制血糖有益。而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能因为过度消耗而引发低血糖,亦可能因为引起应激反应而导致血糖增高。

(6)药物因素

包括病情与药物种类和剂量不相称、药物配伍不当、中西药复方的滥用,都会造成血糖失控、波动过大或发生低血糖。

(7)疾病因素

如急性感染和外伤,常因应激导致血糖恶化,如果处理不当,易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8)仪器因素

血糖自我监测对于血糖控制非常重要,但是使用者的掌握程度和仪器的品质影响其结果。一个不准确的结果会错误地指导治疗,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或低血糖的发生。

(9)身体因素

长期控制不良和病程长的患者常常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比如肝、肾功能损害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脑血管疾病者因认知能力下降,亦影响血糖的控制。

四、低血糖简述

低血糖,医学上又叫低糖血症,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现象,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年人血糖低于2.8mmol/时,可认为是血糖过低。

低血糖的症状有: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等。

对于低血糖者,一般来说,需要进食糖或果糖1~2粒,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饭、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

低血糖防重于治。按时进食,生活规律;运动量恒定;常测血糖;随身带糖果以备用;不可随便增加药量;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等,都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的产生。

第二节综述高血糖

一、什么是高血糖

高血糖是指血糖值超出正常范围。

既然葡萄糖为人体所需,那么,高血糖是否对人体有好处呢?

短时间、一过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例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人体会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也会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但是,高血糖长期存在,就会使人体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二、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疲乏无力

由于胰岛素缺乏,最终导致糖直接从尿液排出,造成体内能源的浪费,结果形体消瘦,体重减轻。这种情况超过规定的界限,就是糖尿病了。

(2)代谢紊乱

高血糖时,除了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均出现代谢紊乱,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3)影响生活

血糖较高会出现头晕、失眠、多汗、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四肢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4)危害器官

过高的血糖对各个器官均不利,如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高,长期高血糖还使周围血管、神经发生病变,使下肢感觉减迟或缺失,皮肤易于感染。高血糖还威胁着病人的眼睛,导致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重则导致失明。

三、哪些人易患高血糖

概括而言,以下人群易患高血糖:

(1)肥胖者;

(2)高热量饮食、喜吃肥甘厚味者;

(3)喜吃甜食或含糖量较多食物者;

(4)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较少者;

(5)生活压力大或精神持续紧张者;

(6)嗜烟酗酒者;

(7)年龄大于40岁者;

(8)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9)已经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

(10)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的女性;

(11)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四、高血糖的种类

高血糖的临床分型方法有多种。

例如,由美国卫生研究院提出的,为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糖专家委员会所采纳的分型方案。将高血糖主要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岛素依赖型。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原胰岛素依赖型高血糖命名为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命名为2型。

此外,高血糖另一种分型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病情轻重及胰岛功能来分型,这种方法临床上经常采用。

(1)按发病年龄分型

幼年型,又称不稳定型。常呈脆性高血糖,多在15岁以前发病,有家族史,发病急,病情极不稳定。

②成年型,又称稳定型。多在40岁以上发病,起病缓慢,症状较轻,一般饮食控制或投用口服降血糖药,病情可迅速好转。

(2)按病情轻重分型

轻型,多为成年型。空腹血糖常在8.4mmol/以下,一般单纯用饮食控制即可。

②重型,以幼年型多见。空腹血糖常在8.4mmol/以上,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并发症,此型必须加用胰岛素治疗。

③中型,介于轻、重二型之间。

(3)按胰岛素分泌多少分型

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属胰岛素依赖型。可用饮食疗法与胰岛素终身替代治疗。

②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属非胰岛素依赖型。用饮食和运动疗法或口服降血糖药治疗,可控制病情。

五、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

众所周知,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症之一,但体检时发现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可不要随随便便就给自己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因为糖尿病虽然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如下列情况均可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均不是糖尿病。

(1)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如积极治疗肝脏疾病,血糖便可恢复正常。

(2)应激状态下的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等,此时胰岛素拮抗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均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使血糖升高。当应激状态消除后血糖会降至正常。

(3)饥饿时和慢性疾病患者体力下降时,可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改善体质可使血糖恢复正常。

(4)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女性口服*药、烟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5)一些内分泌性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可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血糖可逐渐降至正常。

因此,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时,一定要排除引起血糖升高的上述因素,经医生确诊为糖尿病后,方可有针对性地口服一些降糖药物,千万不要未经医生确诊就随便服用降糖药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泛次元聊天群 鉴宝神医 御天武帝 仙王归来 寒门狂婿 至尊仙道 诸天祖师模拟器 史上最强大师兄 绝顶保镖 武道战神
作者其他书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爱作文--初中生作文同步辅导 最新高中生优秀作文借鉴宝典 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作文桥--初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 最新高中优秀作文选登 大学生情感美文集 男孩女孩自己的故事
相邻推荐
作文桥--初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爱作文--初中生作文同步辅导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最新高中生优秀作文借鉴宝典男孩女孩自己的故事大学生情感美文集全面复苏时代西游之白玉龙太极毒王带个净化去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