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6章 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大典费尽心神拟的刘钧十二大罪弹劾奏章,最后就如一道风,在京师轻轻的拂过,只吹起了一点点涟漪,然后就归于平静了,没有引起丝毫朱大典预料之中的大风大浪。

京师朝廷上下,都似乎从来没人收到过朱大典的礼,也根本没听过刘钧跋扈的事情,更不知道有过这样一封奏折。

傅山大笔的银子花出去,换回的是京师百官对刘钧的一片称赞之声。而曹化淳王承恩两人各拿了五万两银子后,更是很快就为傅山安排好了,让他得到了一次进宫陛见皇帝的特别机会。

傅山随着太监走在紫禁宫城里,心头不由的紧张不已。做为一名儒家子弟,皇帝的地位在心中还是极其高的,天地君亲师,皇帝仅在天地之下,还在父亲之上。

被引路的太监带到乾清宫外,傅山冲着那小太监笑了笑,暗中伸手递过去一个金锭子,那太监眼尖,动作熟练的把金子接过笼在袖里,他迅速从手感和份量上知道了这个礼物的价值,早已眉开眼笑,笑眯眯的对着他道,傅参将,您先在这儿侯着,陛下正在批阅奏章,小的先去禀报。说完,心满意足的转身跨过那高高的宫门门槛进殿通报去了。

等了没一会,有另一个太监过来领他入殿觐见皇帝。

傅山踏入殿中,连头也不敢抬,只盯着脚下的地毯,生怕冒犯天颜。心里紧张的呯呯直跳,后背上都全是汗水,然后他看到一双明黄色的绵缎靴子,知道这就是天子了。

他连忙跪下,臣郧阳镇总兵标下参将坐营官傅山,叩见吾皇陛下。

崇祯此时站在御案之前,认真的打量着傅山。

他之前已经看过傅山的档案,知道傅山世出宦官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补博士弟子员,20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当初看到这份档案之时,崇祯惊讶不小,原以为傅山只是郧阳镇的一员武将,却不料竟然是一个优秀的士子。看过那份档案之后,崇祯对傅山的好奇不小,他没料到傅山这样的宦官子弟。优秀的士子,最后竟然从军入伍。

现在亲见之下,看到傅山高大健壮,长相俊朗。更加喜欢。

你是什么时候加入的九头鸟啊

傅山没想到皇帝也知道九头鸟,当下不敢怠慢,臣当初随先生南下湖广,偶尔一次机会。随先生见到刚刚取得虎头堡大捷的镇南侯,因与镇南侯相谈投机,袁先生便向镇南侯举荐我入镇南侯麾下效力。

崇祯听他说的清楚。缓缓点头,嗯,弃笔从戎,相当难得,袁先生就是现湖广巡抚袁继咸吧

回陛下,是的,当时先生刚从湖广分守武昌道转任分守下江防道。

崇祯越看傅山越喜欢,甚至亲自伸手拉着傅山起身,然后又问他,听说爱卿随刘钧之后,表现不凡,统兵作战,在川中平蜀时立下汗马功勋。

陛下谬赞了,都是梅督师李袁几位巡抚谋划有方,刘秦诸位总兵指挥有力,未将不敢居功。

听说刘继业麾下,如傅爱卿一样的士子还有许多

是的陛下,当初镇南侯本一武学生员,与湖广麻城举人李春江一起共建九头鸟马队,当时百余人中就有二十多生员。再之后队伍扩大,更是招募了许多有志保境安民为国效力的文武生员。现今九头鸟中文武生员出身的已经不下三百之数,其中举人都有十余位。

崇祯听了大为惊讶,他虽知道湖广鄂东地区文风极盛,拥有大量的书院学校,还是进士之乡,却不料刘钧的军营之中,居然有这么多的读书人投伍效力。

刘继业带了个好头啊。他感叹着道,李春江这个名字朕听过许多次,九头鸟最初就是他与刘钧一起建立的,他还是南畿等五省总督李长庚的侄子对吧。

是的陛下,李公辑极为才名,曾是湖广乡试的解元,他将参加今科的会试。

崇祯最近听了许多关于刘钧的称赞之语,对于刘钧这位他亲封的镇南侯,一手树立起来的典型,他还是很关注的。他也迫切的希望刘钧和吴三桂这样的年轻一代,能够更有作为,摆脱朝廷那些老旧官僚们的那种只顾党争而不顾朝廷利益的情况。

郧阳新军现在训练的如何了

回陛下,镇南侯自接陛下之旨让郧阳训练一支五万新军后,便全心投入。镇南侯裁撤了原来郧阳之不堪使用之老弱兵马,清理了空饷,然后在重庆石柱湖广郧阳蕲黄等地招募了一批朴实能吃苦的新兵,并且吸引了许多年轻有为的文武生员等加入军中,以更好的传播忠君爱国之思想。

到现在,五万新军已经招募齐备,分属巡抚总兵各副将参将等统领训练。镇南侯知道朝廷如今财政困难,因此没有坐等朝廷的粮饷,而是不等不靠,多方筹措,通过开办盐场,发行募捐奖券等,多方筹措练兵粮饷,并通过自建军械作坊,自己采购村料,雇佣工匠自己打造军械,以尽量节省费用,并保证新军的军械质量保证。

如今新军训练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预计在十月初,镇南侯就能率兵前往江北配合梅督师李总督他们合围革左五营等贼匪。

刘钧送给崇祯的十万两银子,由傅山押送进京,然后经过曹化淳和王承恩之手,直接送到了崇祯的手里,没经过其它官员的盘剥,十万两一分不少。

收到这笔银子时崇祯是惊讶万分的。他让刘钧编练五万新军,却一分饷银都没有拔付过,而刘钧不但依旨招募开练五万新军,现在还给他送来十万两银子,这如何不惊讶。崇祯在位十三年来,只见过各地官员将领们讨饷催饷的,还从没有见过将领不但没讨饷,还能送银子来给他的。

一开始,他还怀疑刘钧在地方盘剥百姓,勒索大户。抢掠财物然后送银子来京以讨他欢心,他让锦衣卫和东厂派人去打探,东厂和锦衣卫汇报上来的结果让他更为震惊。刘钧既没勒索大方也没盘剥百姓,更没派兵劫掠财物,刘钧很神奇的筹措到了粮饷,甚至还弄来一笔银子上交给他。

十万两银子对于一个拥有天下的皇帝来说本来是不多的,可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这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朝廷正常收入一年不过二百来万两,然后通过各种加派。最后也不过达到千万两,可光一个关外辽东,每年输送过去的银子和粮食军械,花费的就是海量的银钱。

更别说。还有其它边地兵马,也一样花费巨大,还有各地剿匪兵马的开销。

昨天,崇祯亲自去了趟内库。结果看守内库的宦官却支吾着说钥匙不见了,最后他大怒之下,那宦官才打开了库门。然后他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库房,里面只剩下了几个箱子。

他的内帑库房,只剩下了一万多两黄金和不到二十万两银子。

国库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到处都催饷要银子,可朝廷早就入不敷出了。昨天回来后,他很是沉重,然后又听说,太子如今在宫中打赏宫人的时候,居然没银子打赏,还得记帐。而太子之所以没钱,因为太子之前把他的银钱都拿出来给他用做给剿匪兵马的赏赐了。

现在刘钧送上来的十万两银子,让崇祯很高兴,非常高兴,这对快穷疯了的皇帝来说,是难得的一笔进项了。

更重要的是,刘钧随银子呈上的信中说了,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以后郧阳的五万兵马不再需要朝廷再拔付粮饷器械,郧阳镇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为朝廷为陛下分担忧愁,甚至如果情况好,以后还能继续向朝廷上缴富余的银两。

崇祯不仅高兴进项了十万两银子,更高兴的是以后也许能不必再向郧阳拔付粮饷了,五万郧阳兵马,一年起码两百万的粮饷。

而刘钧在信中也很清楚的表明了郧阳镇这些钱粮的来源,与湖广商人们一起筹资建立的应城盐场,吸引了不少商人们的资金,只要皇帝能够下旨允许郧镇开办应城盐场,并能给予一定量的盐引,那么应城盐场以后每年都能取得不少的资金,甚至在关键时候,还能以盐场向商人们借款。

此外刘钧也把他通过发行奖券进行筹饷的新举措也说明了,刘钧告诉皇帝,通过这种抽奖劝捐,能大大提高百姓们的助饷捐款积极性,打破以往难以筹款的困局。而通过自办军械作坊,也既能节省大笔的军械采购费,同时也能使得军械质量更有保障。

总之,刘钧向皇帝保证,只要皇帝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后郧阳镇五万兵马的军饷郧阳可以自筹,不花朝廷一分一厘,就能养朝廷五万精锐。

这提议,让崇祯怦然心动。

他要给予的只是几道旨意而已,不花费国库一分银子,就能让刘钧筹措到养兵军费。虽然这样的做法,史无前例,而且一开先例,很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可崇祯现在面对朝廷财政的困局,确实焦头烂额了,郧镇一年能省下二百万两银子,甚至还可能有几十万两的进项,这一进一出的相差,确实让崇祯心动了。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刘钧在信中还向崇祯做了一项承诺,待平定淮西的流匪后,他请命统领郧镇新军北上辽东抗虏。

仅这一句,就让崇祯心里对郧镇未来不可控的担忧尽去了。

崇祯想着,等年底平灭了江北的流匪,然后就调梅之焕刘钧等将帅北上,再出关外,平虏复辽,收复失地。

而且刘钧最后还向皇帝请求。让皇帝派出最信任的宦官前往郧阳总监郧镇兵马,并分别监督盐场军械坊。

刘钧知道就算他自己不提这个,皇帝也肯定会派出官宦来监督的,与其被动的让皇帝派人来,不如他主动的请求,如此一来虽然最后结果没有改变,可在皇帝的心中却是完全不同了。

果然,崇祯对于刘钧的这个请求,真的是相当高兴。这个刘钧,行事磊落啊。居然还主动请求派总监监督兵马。还请派太监去监督盐场军械坊,看来他是心中坦荡,根本不怕有人监管。

这个刘继业,总能为朕分忧,既有能力又有忠心,天下臣子若都如刘继业这般,朕何愁流匪不平建虏不灭,大明不中兴崇祯激动的大声道,听的傅山连忙把头低下。这话若是传出去,那刘钧还不得成天下官员公敌

崇祯是那种比较容易冲动的皇帝,一旦感动起来,那真是恨不得掏心掏肺。而一旦感觉被骗后,又恨不得把对方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他就觉得刘钧这样的臣子,真的是太忠心了。他想要重赏刘钧,可是没钱。总不能拿刘钧送来的银子又打赏回去吧。

王承恩,去把朕的那套金甲戎衣,还有蕃国进贡的孔雀裘。还有周皇后给朕亲自缝的那件披风,袁妃织的那条腰带,田妃纳的那双靴子,都拿来,朕要把它们赐给镇南侯。

陛下,这可是皇后她们亲自为陛下做的啊。

朕知道,这些东西包含着皇后与两位爱妃的一片心意,十分珍贵。正因珍贵,朕才要将之赐给镇南侯,以示朕的心意。

傅山在一边也感觉相当的惊叹,崇祯又给傅山赐下御马两匹,并留傅山在宫中用膳。

这顿御膳吃的并不算轻松,陪着皇帝吃饭,小心谨慎,严守礼仪,不敢有半点造次,而且饭菜也并不怎么样。虽然这一顿,膳金是十多两。

在宫中,就算是皇帝的御膳,也一样是要算钱的。崇祯每天的御膳膳金是三十六两,皇宫里每天要供应一万五千人以上的膳食。大明有宦官数万人,不过有许多宦官在南京皇陵等其它地方,在宫中的宦官有不下万人,而宫女也达到数千的规模。

崇祯的皇帝膳每天三十六两,一月一千四十六两,皇后膳则每天十一两五钱,每月三百三十五两,贵妃一月一百六十两,皇太子膳则一月一百五十四两九钱。定王永王两位皇子,每月一百二十两膳金。

紫禁宫一天伙食费三百两,一个月九千两。

虽然花费很高,可吃的并不好,很多菜价格订的很高,食材采购比外面贵上许多倍,皇帝一家子跟他们的奴才其实吃的都是高价饭菜,负责采买和做菜的太监从中贪污了不少。

小心翼翼的陪着皇帝吃完饭,又陪着回头了些关于郧阳兵训练情况,以及地方民情等,傅山才告退出宫。

第二天早朝,皇帝下旨,郧阳总兵官刘钧加兵部右侍郎衔,再加右佥都御吏衔,全权负责统领编练郧阳五万新军。

这个旨意一出,可谓震惊无数人。刘钧只是个武将,二十岁因功升做一镇总兵,就已经让人震惊了。可毕竟还只是个武将,而现在皇帝居然给刘钧加授兵部右侍郎和右佥都御史,这两个虽是加衔,但可都是督抚加衔。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只有巡抚或总督才能得到这样的加衔,总兵,那是不可能加这两个衔的。

现在皇帝居然给一个总兵加了督抚才有的加衔,简直就是乱了套了。

可震惊之余,却没几个人出来反对,最后只有几人出来反对了一下,可没人响应,最终还是通过了。

满朝的官员都为这个任命而暗自惊叹,刘钧这匹黑马,突然窜起,已经在朝廷弄出了太多例外,二十岁就授当上总兵还挂印,二十岁就以功封侯,如今又还以总兵而加了兵部右侍郎和右佥都御史两个督抚才有的加衔。

皇帝对这位镇南侯的宠信,已经超过了当年对袁崇焕和先前的杨嗣昌了,本朝前所未有,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

当天,皇帝还有几项任命发出,不过没有经过朝会。皇帝派太监王坤为郧阳总监太监,监功纪过,派太监卢维宁为总督太监,督粮监饷。又派出太监边永清许进忠谢文举三人为分守太监,负责监督麻城军械坊应城盐场,助饷奖券等事务。

朱大典的师爷听到刘钧加衔的消息后,连忙收拾行李准备离京。

想去哪啊

房门突然被推开,数名穿着飞鱼服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闯了进来。

绍兴师爷脸一下子绿了,颤抖着道,回乡。

先跟我们走一趟吧。

为何

有人举报你散布谣言,攻击大臣锦衣卫冷笑几声,然后布袋套头,把师爷带走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御天武帝 泛次元聊天群 鉴宝神医 史上最强大师兄 寒门狂婿 诸天祖师模拟器 仙王归来 至尊仙道 绝顶保镖 武道战神
作者其他书
海上升明帝 贞观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隋末 逍遥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
相邻推荐
逍遥游假如不曾遇见你无宠不欢聊斋大圣人雨过天晴说爱你独霸星宇官场潜规则绑架全人类管教痞子校草桃源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