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9章 骨肉皮、日本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音无此刻有些坐立不安。

——事实上,任何一个男人,在被两个女人夹在中间的时候,都会不知所措,尤其是这两个女人看上去还颇为热情的样子。

音无不懂英文,但是从初音和莱瑞拉嘴中不断蹦出的自己的名字,音无便知道他们肯定是在讨论自己。

而且……从她们那古怪的语气上来看……似乎便让人有一种……恶寒的感觉。

至少音无现在便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

虽然一直都没有说话,但事实上,音无已经快要歇斯底里的吼出来了。

音无发现,当初就不应该过来参观世博会,如果不来参加世博会的话,就不会碰到这几个从米国来的女人;如果碰不到这群女人,也便不会有了现在的这些事……那时候,可就安逸多了。

可现实毕竟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音无也无法改变自己被夹在两个女人的胸前的命运。

(好大……好难受……)充满着奇异香味的身体部位就贴在音无的头上,这让音无现在感觉非常的难受,这种感觉对于音无来说,实在是让他不舒服……好吧,也许是太舒服了,但是这种情况下,音无肯定便是想要摆脱的……“唔……这个不错……”

而旁边的凯瑟琳,这时候则在不断的将目光集中在展馆之中。

“对了,初音酱,这么说的话,音无酱是不是有不少Groupie呢?”

凯瑟琳无语中!

“Groupie?当然有啊~上次音无酱去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发生过Fans们非礼音无酱的事情了哦~可惜的是音无酱一点都不配合,这太让人扫兴了……”

而旁边的凯瑟琳,则时候却在偷偷抹汗。

Groupie?

亏你们还能这样轻松的交谈!

Groupie,中文基本是翻译成骨肉皮的,这所谓的骨肉皮却是一群追求和明星(可以是影星,歌星,作家等)发生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是**,少数情况为精神上的)的人(一般为追星族)的总称。

这种社会现象出现在前几年60年代摇滚乐蓬勃发展,追星族群体蓬勃壮大时期,它专指那些试图与摇滚歌星发生性关系(或保持一种浪漫关系)的女歌迷,甚至有些人干脆用“Star-Fucker”来代替groupie这个词。

甚至在中国的时候,在改革开放之后,北京摇滚乐在上个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时,也出现了一批骨肉皮群体,不过在北京摇滚圈里不叫骨肉皮,而是借用老北京艺人春典里的一个词:“果儿”或“尖果儿”。

现在的骨肉皮绝大多数都是希望与男性偶像发生关系的女歌迷或者女影迷。

也正因为如此,凯瑟琳似乎还暂时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不然如果凯瑟琳遇到了骨肉皮的话……呃……这个……那就糟糕了……绝对是糟糕透顶了。

骨肉皮现象在美国已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它已经成为摇滚乐一个组成部分,有三个词总是被西方人联系在一起:性、毒品、摇滚,每一个摇滚乐手都有一个说不清的骨肉皮故事。摇滚与性的关系,很大一部分是指乐手与骨肉皮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此之后,便延伸到了整个歌唱界以及演艺圈,赶时髦的日本人似乎比较保守,不过在这边,也不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奇葩的粉丝。

如果是在原本的时间线的话,这种骨肉皮将随着70年代重金属的出现,让更加繁荣的骨肉皮变了味道。“齐柏林飞船”乐团(Led-Zeppelin)虽然在音乐上成就非凡,但他们乐队的成员几乎都有性.变.态倾向,吉米.佩奇有虐.待倾向,而鼓手约翰.博内姆常常强迫女孩脱.光衣服跳入养着章鱼的浴缸中,并以此为乐——嗯,这说不定就是最早的触手大帝了,21世纪的触手控,都必须要认约翰.博内姆为先知啊……进入80年代之后则更荒谬了,对骨肉皮进行的各种超常规行为几乎成了后来重金属乐队的“保留节目”。

有的乐队在巡演大巴车上安装了一个安全套机,有的乐队干脆每次演出之后都要举行一个SEX狂欢……至于90年代后嘛……那便更加的……难以启齿了。

“诶诶?还有男生?!”

莱瑞拉的声调都高了八度,而这时候,音无则是打了个哆嗦,他不知道两人究竟在交谈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是啊,男生哦~其实我真想看看他们在服务音无的时候的样子……那似乎会有趣的说……”

“嗯嗯~男人和男人在一起……那种快乐的感觉真是无以名状啊~”

莱瑞拉和对方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新话题。

而旁边的凯瑟琳已经忍不住的离开了,她决定去上个厕所,顺便解决一下私人问题。

等凯瑟琳回来,两人的话题似乎终于是快完结了。

“对了,不如这样吧,你们完全可以来我们这边住嘛~”

“诶?真的可以吗?!”

在最后,莱瑞拉还向对方发出了邀请。

——接着,莱瑞拉便可怜兮兮的看着凯瑟琳。

“……好吧,这不是问题……”

(难道莱瑞拉准备逆推音无……?)凯瑟琳这时候也并非是抱着什么好想法……或者说,刚刚解决了生理问题的凯瑟琳现在念头挺通达的。

如果能够看到逆推的价码,似乎挺不错的吧?

(……不过莱瑞拉的攻略对象会不会是初音吧……不,难道是……水晶宫?)又或者……这干脆就是买一送一的双飞?

凯瑟琳狐疑的看了一眼和女人一样瘦弱的音无。

他真的可能玩得了那么高档的……运动么?

凯瑟琳胡思乱想去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也便渐渐地落山了,于是今天的行程暂时也就这些了。

于是,大家便一同回到了酒店。

不过这次他们的队伍中多出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老实说,两人变装之后的样子都是可爱的女孩儿,只不过这两个女孩之中,有一个是原装的,一个是非原装的。

因为发型、衣服和化妆都不同的原因,所以他们看起来便像是姐妹一样。

但如果将两人的发型、衣服和化妆都变得一模一样,那便将会出现一对双胞胎。

即便是凯瑟琳,也想看看这个相貌完全一样的两人穿着同样的衣服出现的情况。

那似乎真的会变得有趣呢……不过当凯瑟琳来到了酒店之后,她的那些不和谐的思想就立刻被清空了。

——她被人拦住了,就在酒店之中。

“——你们是谁?”

“哦,你好,埃德森小姐。”

对方看到了凯瑟琳,现在都是非常的高兴,很显然,他们已经在这里很久一段时间了。

“我们是代表了索尼和任天堂这些公司而来……”

对方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坐下谈吧。”凯瑟琳说着又对其他人说道:“你们先会去吧,我先在这里待一会儿。”

凯瑟琳让艾尔莎留下,然后便和这两人日本人交谈了起来。

原来,这两个日本人是日本公司在得知了凯瑟琳准备来日本之后所准备的,他们过来便就是为了当面和凯瑟琳谈谈有关互联网方面的问题。

——他们想要建设一条海底光缆,与美国联通互联网。

1968年,日本就提出了“知识集约型产业机构”政策,该政策可以说是日本社会及日本产业走向知识化、信息化的开端,它比1973年丹尼尔.贝尔发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早5年,比A.托夫勒1980年预言信息化来临、发表《第三次浪潮》早12年。

当然,比起凯瑟琳的《信息革命》,他们还是晚了半年……从这一意义上讲,日本的信息化进程算是比较早的了。虽然如此,但是历史上日本人的互联网发展却并不怎么给力。

互联网在日本的发展虽说日本一直高度重视信息事业,并早早地开始了信息化的进程,但在因特网出现之初,日本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最后,还是在1993年的时候,美国媒体发表了日美信息化程度比较报告,提及了日本信息技术的落后,日本人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便开始大力发展起互联网。

但是这个“大力”似乎还值得商榷一下,因为日本人的互联网直到21世纪的时候,都依然是让人泪流满面的悲催货色,只是在此之后,才逐渐的发展起来的……看起来,日本的这些战后的精英们,似乎比他们的后辈更有远见……不,是有远见得多!

如果这个时代的日本就发展起了宽带,会出现什么事情呢?

如果真的按照日本人的设想,铺设了海底光缆的话,那么日本人便能够即时的了解到美国人在网络上的看法。

日本人很擅长收集各种资料。在收集了那些资料之后,日本人便会将资料经过他们的分析,从而变成具有利用价值的产物。

显然,如果日本人也能够进入美国互联网的话,便能够加深美日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请求让凯瑟琳很重视。

日本现在的计算机不少,但是日本的计算机却都是“单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互联网。而光纤的专利在凯瑟琳手上,也让他们不能仿制。

所以,日本人现在想要光纤互联网,只能找到凯瑟琳。

而这时候,凯瑟琳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情报收集能力,自己明明才来到日本,他们居然便已经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

就这一点而言,凯瑟琳旗下的情报站可不如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泛次元聊天群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至尊仙道 御天武帝 诸天祖师模拟器 武道战神 绝顶保镖 寒门狂婿 仙王归来
相邻推荐
我靠打赏自己实现财富自由咬唇(GL)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福气包带着空间重生了财色美利坚圣域最强装逼王444号医院诡异入侵这个召唤术师就离谱备胎他人设崩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