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高血压药物治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新型降压药的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面貌。

第一节西医药物治疗

一、常用药物分类及简介

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等。

(1)利尿药

主要通过利尿排钠,使血浆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容量及心排血量降低而降低血压,包括氢氯噻嗪、氯噻酮、吲哒帕胺;袢利尿降压药如呋噻米、布美他尼;保钾利尿降压药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

(2)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压,如已用多年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普奈洛尔(心得安)等,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以及兼有α、β受体阻滞作用的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3)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降低血管阻力而降压,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等。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为新发展的一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血压升高的最重要一环——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而使血压下降的,包括氯沙坦、依贝沙坦、坎地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等。

(5)钙拮抗剂

主要通过作用于平滑肌的钙通道、扩张周围动脉、减少外周阻力等降低血压,包括二氢吡啶类中的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依拉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等和维拉帕米、地尔硫。

(6)α受体阻滞剂

主要通过阻断突触后膜α受体,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的,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二、选药的技巧与治疗原则

简单来说,降压药物选用与治疗原则有:

(1)各种降压药物有其各自的药理学特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程度和分期、有无并发症或夹杂症(如糖尿病、高血脂、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支气管和肺部病变等)及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以及用药后的反应选择用药,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2)对缓进型高血压患者,阶梯式降压药物选择原则的首选药目前已从利尿剂和β阻滞剂扩展到包括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选用这四类药物中的一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压获得控制或达最大量,或出现不良反应。达到降压目的后再逐步改为维持量,以保持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维持量治疗应力求简单、用最小剂量,使副作用最少而病人能坚持服药。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长期服用维持量降压药,如无必要,不应突然停药或换药。对重度高血压,可能一开始就需要联合使用两种降压药。

(3)应密切注意降压药物治疗中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时加以纠正或调整用药。使用可引起明显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前,宜先向病人说明,从坐位或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最要注意,以免血压骤降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近年发现噻嗪类利尿剂能升高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β阻滞剂能增高血浆甘油三酯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因此对血脂异常者应慎用。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脂无影响,而α阻滞剂和中枢交感神经兴奋剂能轻度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因此适用于伴有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

(4)近年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昼夜24小时血压的关系较其与一次性随测血压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有条件时,应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的测定结果选用长作用时间降压药或采用缓(控)释制剂,以达到24小时的血压控制,减少靶器官损害。

(5)血压重度增高多年的患者,由于外周小动脉已产生器质性改变,或由于患者不能耐受血压的下降,即使联合使用几种降压药物,也不易使收缩压或舒张压降至正常水平。此时不宜过分强求降压,否则患者易感觉不适,并有可能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进一步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

(6)对老年人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应从小剂量开始谨慎使用降压药物,一般使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为宜。可选用钙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必要时加用少量噻嗪类利尿剂。老年人压力感受器不敏感,应避免使用胍乙定、α阻滞剂和拉贝洛尔等药物,以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7)急进型高血压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重度高血压相仿。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诺地尔、可乐定等为妥,且不宜使血压下降太多,以免肾血流量减少而加重肾功能衰竭。

三、如何服用降压药

服用降压药,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坚持用药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最大问题是用药不规范,由此而造成的血压波动会加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所用药物的剂量或种类,直到能以最小剂量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服用维持量贵在坚持,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要对症下药

降压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的作用和适用对象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对症下药方有疗效,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稳降压

降血压不可*之过急,尤其是合并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降压过快会加重心脑肾的缺血,甚至诱发脑卒中、心绞痛或导致肾功能下降。

(4)预防首剂综合征

第一次使用某种高血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尿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此称首剂综合征。容易引起上述综合征的药物主要是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初服降压药采取小剂量服法可防止这种现象。

(5)忌突然停药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临床称为降血压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病人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6)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人在入睡后,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应降低,如在睡前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正值药物的高效期,这样可导致血压大幅度地下降,血流量减少,血流中的某些凝血物质极易黏附在血管内膜上,聚集成凝块,特别是老年人,易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7)忌用量过大

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势必会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发生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8)降压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疾病的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代谢功能紊乱的综合征,血压上升的同时,还伴有其他许多代谢紊乱,如血糖升高、血脂增高,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联合可引起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这也是相当多的高血压人,虽然坚持降压治疗,但却未能避免中风或冠心病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降压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其他代谢方面的改变,做到治疗与降压同步进行。

四、联合用药的方法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延长生命,因而要求将血压降至一定低的水平并保持于此水平。为达到此要求,单一降压药可能不能完成任务,而需要合并应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

以下介绍一些抗高血压联合用药的一般规则:

(1)根据血压波动规律联合用药;

(2)根据降压药的作用原理联合用药;

(3)根据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

(4)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联合用药;

(5)根据给药的途径联合用药。

存在以下情况时可优先考虑联合用药:

(1)单用某药有效但不够满意时;

(2)有明显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

(3)中、重度高血压,不能经常随访者;

(4)同时并存其他疾病限制某些药物剂量时;

(5)适应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联合用药建议:

(1)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2)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3)钙拮抗剂(二氢比啶类)+β受体阻滞剂;

(4)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5)钙拮抗剂+利尿剂;

(6)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现今认为比较合理的配伍: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

(2)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与9受体阻滞剂;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通道阻滞剂;

(4)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

(5)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

五、用药安全

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时,用药安全不容忽视。简单来说,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特点和不同的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压水平、年龄、有无合并其他疾病等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2)用药后出现头痛头晕怎么办

短效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等不适。如果这些不良反应尚能忍受,而且药物的治疗效果良好,可继续使用;如果不能忍受,或治疗效果不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3)用药后出现恶心恶吐怎么办

恶心恶吐是化学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可少食多餐,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甜、辛辣、油腻的食物。

(4)用药后出现咳嗽怎么办

有不少人服用某些抗压药物,特别是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出现咳嗽,甚至是剧烈咳嗽,并不得不为此而停药。应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一旦确定咳嗽是由服用抗压药物引起,可考虑换其他种类的抗压药物,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5)用药后出现皮肤潮红怎么办

有些人在服用钙拮抗剂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特别是钙离子拮抗剂更为明显。此外,这种不良反应常常与用药剂量有关,用药剂量越大,出现的可能性就越高。反复的皮肤潮红可引起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因此,服用钙拮抗剂一旦出现皮肤潮,就应该考虑更换其他抗压药物。如因治疗必须服用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由医生酌情处理。

(6)用药后出现*障碍怎么办

长期服用甲基多巴、哌唑嗪、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噻等抗压药物均可能出现*障碍。出现这一不良反应,首先不必惊慌,要及时向医生反应,以及时调整治疗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不但可以有效降压,而且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二节中医药物治疗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分型

高血压病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

(1)肝阳上亢型

高血压兼见头胀、头痛、头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或弦有力。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早期。

(2)阴虚阳亢型

高血压兼见头痛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而数。治拟滋阴潜阳。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中后期。

(3)阴阳两虚型

高血压兼见头晕眼花,耳鸣如蝉,心悸气短,腰酸腿软,失眠多梦,夜尿频多,**,舌淡或红,苔白,脉弦细而弱。治拟育阴助阳益肾。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晚期和年老体弱者,或见于妇女更年期高血压。

(4)痰湿壅盛型

高血压兼见脑晕头痛,头胀而重,胸膈痞闷,口淡食少,或伴呕吐痰涎,肢体麻木,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拟祛湿化痰。此型多见于体形肥胖的高血压病人,或伴有血脂偏高。

(5)瘀血阻络型

高血压兼见头胀头痛,痛如针刺,痛位固定,项强不舒,面晦唇青,舌质紫黯有瘀斑、苔薄,脉沉涩。治拟活血化瘀。此型多见于高血压病中晚期,或者合并心血管病变,或兼有以上各型之中。

二、如何选择中药单方

单方就是只有1~2味中药组成的处方,我们所选的单方有降压作用,用药专一,药力集中,剂量较大,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当然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根据药性、药效选择单方

清热泻火剂:夏枯草、龙葵、大青叶、鬼针草、苦木、黄芩、青葙子、野菊花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平肝熄风剂:罗布麻、钩藤、石决明、决明子、地龙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活血化瘀剂:牡丹皮、茺蔚子、紫背天葵、狗尾巴草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补虚扶正剂:黄芪、杜仲、灵芝、樱桃叶、干贝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利水渗湿剂:车前草、黄瓜藤、莴苣子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祛风胜湿剂:桑寄生、稀莶草、臭梧桐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2)根据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选择单方

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的中药,如野菊花、黄芩、杜仲、丹皮、黄连、川芎等,可以作为单方酌情选用。

通过抑制血管收缩中枢的兴奋性而降压的中药,如臭梧桐、桑寄生等,可以作为单方酌情选用。

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的中药,如青木香等,可以作为单方酌情选用。

(3)根据病患的特点、年龄选择选择单方

老年人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多属“肾虚血瘀”。因此,中医治疗宜补肾降压、活血化瘀。补肾兼有降压作用的有桑寄生、淫羊藿、杜仲、沙苑子、女贞子、玄参、地黄等可作为单方使用;活血化瘀兼有降压作用的有川芎、丹参、三七、山楂、牡丹皮等,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青年人高血压:青年阳盛之体,易肝阳上亢,治疗应用清肝泻火类的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临床可作为单方酌情选用。

更年期高血压:常与月经紊乱、潮热同时发生。滋阴泻火药如生地黄、知母、黄柏等可作为单方使用。

三、如何选择中药复方

复方是由多味药物或多个方剂组成的中药方剂。选择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应根据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型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复方:天麻钩藤饮

药物: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12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

功效: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能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2)阴虚阳亢型

治疗原则:滋阴潜阳

复方:杞菊地黄丸

药物:枸杞子40克,菊花4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60克,泽泻60克。

功效:该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调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功效,适于肾性高血压患者。

(3)阴阳两虚型

治疗原则:滋阴助阳

复方:金匮肾气丸

药物:地黄108克,山药27克,山茱萸(酒炙)27克,茯苓78克,牡丹皮27克,泽泻27克,桂枝27克,附子(炙)4.5克,牛膝(去头)27克,车前子(盐炙)27克。

功效:该方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并通过调节高级神经活动而起到降血压作用。

(4)痰湿壅盛型

治疗原则: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药物: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甘草10克。

功效: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使患者血脂代谢正常,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强血管*,从面使血压趋于正常。

(5)瘀血阻络型

治疗原则:活血化淤、理气止

复方:血府逐淤汤

药物: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功效: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作用,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四、中药服药禁忌

高血压,是无数患者健康生活的巨大隐忧,由于害怕西药的副作用等因素,很多高血压患者选择服用中药治疗高血压。那么,中药在服用上有什么禁忌呢?

(1)忌崇尚中药,完全摒弃西药

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我们倡导以中药为主,西药辅助,中西结合。当血压急速升高的时候,宜用西药将血压短时间内降下来;当血压平稳的时候,宜用中药降血压,无副作用且调理身体内部均衡,使之改善高血压的并发症。

(2)忌迷信中药降压永久不反弹

很多病患者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服中药后高血压可以“断根”,不会反弹,可以停药。一些不法商家也常常宣传某某中药产品为了招揽顾客,声称能“根治高血压,不用终身服药”。所谓永不反弹,是指永远不会再有血压升高,这种观点在目前来国内外的中医和西医的技术水平仍未能实现,治疗高血压要以控制为主,坚持长期乃至终身用药。

(3)忌不测血压

定期坚持测血压是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及时变换治疗方法,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治疗态度。高血压病患者最好根据自身的情况定制测血压周期。最长周期不宜超过3个月。

(4)忌情志不调,影响疗效

在中医上,讲究情志养生,情志过度则伤身。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如果不调,过度则会导致内伤。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暴怒的人血压会急速上升,事实上不是因为“怒”而导致血压飙升,而是“怒”伤害到了肝,肝直接作用于血脉,导致血压上升。如果在服用中药的高血压病患者,不适度节制自己的情志,过度任由情志影响身体的内环境,那么就好比一个水池,一个加水,一个放水。中药的疗效和你个人的情志就好比这两根水管在赛跑,看谁跑得快。中药疗效跑得快,加水速度大于放水,则血压降下来;如果不小心让情志跑赢了,那么血压就一直降不下来。

(5)忌缺乏辅助治疗手段

很多高血压病患者单一使用药物治疗,缺乏一些辅助治疗的手段,比如情志治疗,比如文娱养生,比如运动降压等等。一些辅助性的治疗手段能有效地发挥中药的最大功效,成功地降压和控制住血压。健康积极降压,要以中医调养为主,西医为辅,同时积极调养情志,积极运动,健康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泛次元聊天群 鉴宝神医 御天武帝 仙王归来 寒门狂婿 至尊仙道 诸天祖师模拟器 史上最强大师兄 绝顶保镖 武道战神
作者其他书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爱作文--初中生作文同步辅导 最新高中生优秀作文借鉴宝典 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作文桥--初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 最新高中优秀作文选登 大学生情感美文集 男孩女孩自己的故事
相邻推荐
作文桥--初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爱作文--初中生作文同步辅导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最新高中生优秀作文借鉴宝典男孩女孩自己的故事大学生情感美文集全面复苏时代西游之白玉龙太极毒王带个净化去聊斋